中国几个一线城市二线城市

最佳答案:一线城市名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新一线城市名单: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和无锡。二线城市名单:云南省:昆明市 辽宁省:大连市 福建省

中国几个一线城市二线城市

一线城市名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新一线城市名单: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和无锡。

二线城市名单:云南省:昆明市 辽宁省:大连市 福建省:厦门市 安徽省:合肥市 广东省:佛山市 福建省:福州市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山东省:济南市 浙江省:温州市 吉林省:长春市 河北省:石家庄市 江苏省:常州市 福建省:泉州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贵州省:贵阳市 江西省:南昌市 江苏省:南通市 浙江省:金华市 江苏省:徐州市 山西省:太原市 浙江省:嘉兴市 山东省:烟台市 广东省:惠州市 河北省:保定市 浙江省:台州市 广东省:中山市 浙江省:绍兴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山东省:潍坊市 甘肃省:兰州市。


01、全国各线城市排名

全国各线城市排名

2020年全国城市排名 一二三四线城市排名(完整榜单)

全国城市排名出炉,最新的一、二、三、四线城市划分揭晓

今年的一线城市新加入了天津,由以往的北山广深四个城市,增加到了五个

二线城市共有30个,分别为二线发达城市、二线中等城市和二线发展较弱城市

下面就为大家带来全国城市排名,一二三四线城市排名完整榜单

2020年全国城市排名 一二三四线城市排名(完整榜单)

天津市

一线城市5个

北京(全国政治、文化、教育中心)

上海(全国经济中心)

广州(经济发达,中国第三大城市)

深圳(经济发达、特区城市)

天津(重要经济大港)

二线发达城市8个

杭州(经济发达、副省级、强省省会)

南京(经济发达、副省级、强省省会)

济南(经济发达、副省级、强省省会)

重庆(直辖市,西部中心城市)

青岛(经济发达、计划单列市)

大连(经济发达、计划单列市)

宁波(经济发达、计划单列市)

厦门(经济发达、计划单列市)

二线中等城市15个

成都(经济发展较好、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

武汉(经济发展较好、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

哈尔滨(经济发展较好、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

沈阳(经济发展较好、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

西安(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

长春(区域中心、副省级省会)

长沙(经济发展较好、地级市省会)

福州(经济发展较好、地级市省会)

郑州(经济发展较好、地级市省会)

石家庄(经济发展较好、地级市省会)

苏州(经济强市、中国地级市经济最强市)

佛山(经济强市)

东莞(经济强市)无锡(经济强市)

烟台(经济强市)

太原(经济强市、地级市省会)

二线发展较弱城市

合肥(地级市省会)

南昌(地级市省会)

南宁(地级市省会)

昆明(地级市省会)

温州(重要的经济城市)

淄博(重要的工业城市)

唐山(河北经济强市)

三线城市

乌鲁木齐(新疆自治区首府)

贵阳(贵州省会)

海口(海南省会)

兰州(甘肃省会)

银川(宁夏自治区首府)

西宁(青海省会)

呼和浩特(内蒙古首府)

泉州(福建经济第一强市)

包头(内蒙古第一大城市,经济第二强市)

南通(江苏经济强市)

大庆(黑龙江经济强市)

徐州(江苏经济强市)

潍坊(山东经济强市)

常州(江苏经济强市)

鄂尔多斯(内蒙古经济第一强市)

绍兴(浙江经济强市)

济宁(山东经济强市)

盐城(江苏经济强市)

邯郸(河北经济第三强市)

临沂(山东经济强市)

洛阳(河南经济强市、古都)

东营(山东经济强市)

扬州(江苏经济强市)

台州(浙江经济强市)

嘉兴(浙江经济强市)

沧州(河北经济强市)

榆林(陕西经济第二强市)

泰州(江苏经济强市)

镇江(江苏经济强市)

昆山(全国百强县第一名)

江阴(全国百强县第二名)

张家港(全国百强县第三名)

义乌(浙江经济强市县级市)

金华(浙江经济强市)

保定(河北经济强市)

吉林(吉林经济第二强市)

鞍山(辽宁经济第三强市)

泰安(山东经济强市)

宜昌(湖北经济第二强市)

襄阳(湖北经济第三强市)

中山(广东经济强市)

惠州(广东经济强市)

南阳(河南经济强市)

威海(山东经济强市)

德州(山东经济强市)

岳阳(湖南经济第二强市)

聊城(山东经济强市)常德(湖南经济强市)

漳州(福建经济第四强市)

滨州(山东经济强市)

茂名(广东经济强市)

淮安(江苏经济强市)

江门(广东经济强市)

芜湖(安徽经济第二强市)

湛江(广东经济强市)

廊坊(河北经济强市)菏泽(山东经济强市)

柳州(广西经济第二强市)

宝鸡(陕西第二大城市、经济第四强市)

珠海(特区、广东经济第十强市)

绵阳(四川第二大城市)

四线城市

株洲(湖南经济第五强市)

枣庄(山东经济第十五强市)

许昌(河南经济第四强市)

通辽(内蒙古经济第四强市)

湖州(浙江经济第八强市)

新乡(河南经济第五强市)

咸阳(陕西经济第三强市)

松原(吉林经济第三强市)

连云港(江苏经济第十二强市)

安阳(河南经济第六强市)周

口(河南经济第七强市)

焦作(河南经济第八强市)

赤峰(内蒙古经济第五强市

)邢台(河北经济第七强市)

郴州(湖南经济第六强市)

宿迁(江苏经济第十三强市)

赣州(江西经济第二强市)

平顶山(河南经济第九强市)

桂林(广西经济第三强市)

肇庆(广东经济第十一强市)

曲靖(云南经济第二强市)

九江(江西经济第三强市)

商丘(河南经济第十强市)

汕头(广东经济第十二强市)

信阳(河南经济第十一强市)

驻马店(河南经济第十二强市)

营口(辽宁经济第四强市)

揭阳(广东经济第十三强市)

龙岩(福建经济第五强市)

安庆(安徽经济第三强市)

日照(山东经济第十五强市)

遵义(贵州经济第二强市)

三明(福建经济第六强市)

呼伦贝尔(内蒙古经济第六强市)

长治(山西经济第二强市)

湘潭(湖南经济第七强市)

德阳(四川经济第三强市)

南充(四川地级市)

乐山(四川地级市)

达州(四川地级市)

盘锦(辽宁地级市)

锦州(辽宁地级市)

宜春(江西地级市)

宜宾(四川地级市)

张家口(河北地级市)

马鞍山(安徽地级市)

吕梁(山西地级市)

抚顺(辽宁地级市)

临汾(山西地级市)

渭南(陕西地级市)

开封(河南地级市,古都)

莆田(福建地级市)

荆州(湖北地级市)

黄冈(湖北地级市)

四平(吉林地级市)

承德(河北地级市)

齐齐哈尔(黑龙江地级市)

三门峡(河南地级市)

秦皇岛(河北地级市)

本溪(辽宁地级市)

玉林(广西地级市)

孝感(湖北地级市)

牡丹江(黑龙江地级市)

荆门(湖北地级市)

宁德(湖南地级市)

运城(山西地级市)

绥化(黑龙江地级市)

永州(湖南地级市)

怀化(湖南地级市、湘西第一大市)

黄石(湖北地级市)

泸州(四川地级市)

清远(广东地级市)

邵阳(湖南地级市)

衡水(河北地级市)

益阳(湖南地级市)

丹东(辽宁地级市、中国口岸第一大市)

铁岭(辽宁地级市)

晋城(山西地级市)

朔州(山西地级市)

吉安(江西地级市)

娄底(湖南地级市)

玉溪(云南地级市)

辽阳(辽宁地级市)

南平(福建地级市)

濮阳(河南地级市)

晋中(山西地级市)

资阳(四川地级市)

都江堰(四川县级市)

攀枝花(四川地级市)

衢州(浙江地级市)

内江(四川地级市)

滁州(安徽地级市)

阜阳(安徽地级市)

十堰(湖北地级市)

大同(山西地级市)

朝阳(辽宁地级市)

六安(安徽地级市)

宿州(安徽地级市)

通化(吉林地级市)

蚌埠(安徽地级市)

韶关(广东地级市)

丽水(浙江地级市)

自贡(四川地级市)

阳江(广东地级市)

毕节(贵州地级市)


02、几线城市根据什么划分

几线城市根据什么划分

城市划分,一般都是用以下的标准来衡量的:

1、一线城市

一般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一线城市指的是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大都市

主要体现在城市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对人才的吸引力等各层面

一线城市在生产、服务、金融、创新、流通、综合商业指数等全国社会活动中起到引领和辐射等主导功能

2、二线城市

大多数都是中东部地区的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级市

主要有杭州、南京、济南、重庆、青岛、大连、宁波、厦门、成都、武汉、哈尔滨、沈阳、西安、长春、长沙、福州、南昌、合肥、石家庄、郑州、苏州、佛山、东莞、无锡、烟台、太原等城市。

3、三线城市

指有战略意义或比较发达、经济总量较大的中小城市

三线城市可按行政级别、城市规模、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和GDP总量等标准综合划分

大多数省份(粤、苏、浙、鲁、闽等经济发达省份除外)除省会以外发展相对较好的城市为三线城市,如荆州 、唐山、徐州、温州、珠海、普宁、汕头、嘉兴、金华、保定、洛阳、宝鸡、九江、绵阳等。

而西部部分省的省会如西宁、银川、兰州等也是三线城市

4、四线城市

以中部地区的地级市为主,也包括某些东部省份的经济发达地区的县级市,西部的地级市和县级市

如宜宾、阜阳、韶关、荆门、丽水、娄底、乐山等等地县级城市

5、五线城市

多数为中西部地区的地级市和县级市,经济基础较差,交通不便利,成规模的企业数量有限,辖区内农业人口仍占大多数,各自仍在探求工业化的发展方向。

城市规模划分标准:

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 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uauvip.com/cailiao/239707.html

(0)
上一篇 2023-02-06 23:48:30
下一篇 2023-02-06 23:49:34

相关推荐